【大紀元2015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編譯報導)3月16日白宮發布了一份備忘錄,旨在使企業清晰了解如何使用L-1臨時工作簽證,據悉這份備忘錄的目的是減少L-1簽證被拒絕的數量。
據《計算機世界》報導,L-1簽證允許同一個雇主,其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外國工人在公司內部調動,可以在美工作五年。L-1簽證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用於主管和經理調動的L-1A簽證。另一類是L-1B簽證,這是給有雇主所需「專業知識」的外國工人的簽證。L-1簽證有些近似於H-1B簽證,但沒有名額限制和工資要求。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2013財政年共發出66,700 個L-1簽證。
L-1簽證「專業知識」的定義為「超越行業內的且不普遍的」知識。政府依據這一要求限制簽證的使用。商業團體抱怨說, 獲得L-1簽證太難了。根據移民局的數據,近一半L-1簽證的申請者要通過一個「要求證據」的額外步驟。根據支持擴大臨時簽證的美國政策國家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的報告,這種證據的要求很複雜,延長了簽證的審批程序,並增加了法律費用。約35%的L-1簽證申請被拒,其中56%的申請人來自印度。奧巴馬這份備忘錄的目的是減少L-1簽證被拒絕的數量。
代表美國工程師的IEEE-USA(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一直對L-1B雇用外國工人持批評態度。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計算機科學教授諾姆。麥特洛夫(Norm Matloff)是L-1簽證的長期批評者,他表示濫用外國技術工人的簽證計劃充斥著整個計算機行業。麥特洛夫說:「所有的企業,包括著名的矽谷公司喜歡雇用外來工而迴避使用合格的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他在博客中批評了該備忘錄沒有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他要求國會為L-1工人設立工資底線。
國家評論協會研究員瑞安‧洛夫萊斯(Ryan Lovelace)在《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發表文章指出,根據奧巴馬政府上週公布的這份政策指導備忘錄,奧巴馬似乎試圖把本已模糊的L-1簽證中「專業知識」重新定義至更廣泛的範圍。專業知識「不需要是在公司專有或獨特,」也不必是「僅在公司內部。」換句話說,「專業知識, 」不再是指對一個特定公司確定或有用的知識,而是在該行業可以被工人廣泛掌握的信息。
如果按照奧巴馬政府對L-1簽證中「專業知識」下的的定義來審發簽證,那麽成千上萬的外國工人可能立即尋求利用該簽證計劃來美。移民律師蘇珊‧派(Susan Pai)說,如果L-1簽證的程序變得比H簽證計劃更具吸引力,其結果可能是簽證欺詐的快速增長。欺詐可能來自不合格的國外申請人謊報以獲取L-1簽證,或雇主非法地通過L-1計劃,而不是通過其他簽證引進外國工人。他們將開始大量使用L-1簽證引進工人而不是使用有名額和工資規定的H-1B簽證,這對美國人來說是非常壞的消息。
L-1計劃是不應該用外籍工取代美國工人的。但這種事實際在發生著。從1997年至2002年在跨國工程巨頭西門子公司(Siemens)擔任信息技術承包商的邁克爾·埃蒙斯(Michael Emmons),被迫培訓要替換他的外國工人,因為西門子公司更願意雇用來自國外的廉價勞動力。(「被迫」是恰當的說法。公司威脅如果拒絕訓練外國替代工人,公司將扣壓即將離任的美國雇員的遣散費)。外國工人的工資遠比美國雇員少,L-1簽證工人沒有美國雇員或其它簽證持有者令雇主受限制的工資要求。
埃蒙斯說:「對我來說,這真是哭笑不得,絕對是哭笑不得。政府不關心我們。他們不關心你我、我們的孩子。他們關心的是能填飽自己口袋的公司。」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對備忘錄的最後批准時間將是八月份。
責任編輯:白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